貼近建築藝術 | 浮空劇場
從無到有,投入上千人力,歷時十二年,當東方遇上西方,兩廳院征服先天上的難題,成為台灣重要的地標建築,請您跟我們一起回顧這個難忘的歲月。
俯瞰古地圖(25° 02' 04.90N, 121° 31' 18.70''E)軍事用地變成生意盎然的藝術殿堂
位在北緯25°  東經121°的兩廳院在清朝、日治及戰後國府初期皆為軍事重地,最後成為中正紀念堂及國家兩廳院的設定地。



穿越過去 競圖始於一張報紙公告
1975年先總統 蔣公逝世,國人為表達永恆的崇敬與追思,由政府成立中正紀念堂籌建小組興建中正紀念公園,1975年8月中正紀念堂籌建小組於各大報徵求中正紀念堂設計。建築物的部份包含中正紀念堂,音樂廳,國劇院。這一張公告是兩廳院誕生的起點, 從一個構想,一張設計圖開始,集眾人之心力一磚一瓦完成兩廳院藝術殿堂。(圖:當年報紙公告) 1975年11月第一階段國內外建築師共 計提出43件服務建議書;其中國內25件、國外18件。隔年4月第二階段入選五案建築師,由入選者提出提案設計圖。5月和睦建築師事務所楊卓成建築師之建築設計方案最後獲選。



興建組織 各司其職 專業合作
中央文化中心籌建指導小組:指導及推動本工程。 教育部:主辦本工程。 中興工程顧問社:統籌工程及監管。 和睦建築師事務所:總建築規劃設計及監工。 德荷小組:空調、音響、舞台、燈光等統包工程。 榮民工程處:工程施工。



建造過程的甘與苦 動用上千人,費時12年
國家戲劇院及音樂廳結合中國北方建築形式與現代的建築工法,為國內大規模的工程施工,內部的音響、舞台、燈光等設備,由包括西德奇鉅公司、荷蘭飛利浦公司等專家組成顧問組(簡稱德荷小組)負責,開啟了台灣表演藝術邁入國際化的先聲。 兩廳院工程施工管理為國內大型機械化施工的典範之一,動員國內外的建築精英及數千名的工程師,結合各專業的智慧與心血,為國內文化建設史,寫下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