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的前世今生
座落於博愛特區,涵蓋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和戲劇院的園區,清朝時是練兵場,日治時期是陸軍步兵第一聯隊與山砲隊駐地,守衛鄰近的總督府。光復後國府時期,仍延續其軍事用途,駐有陸軍總部、憲兵司令部、聯勤總部等單位,軍事重鎮的地域性質,一脈相傳。
1970年代,軍事單位陸續遷出,政府原有意將此地規劃為商業中心。1975年蔣中正總統逝世,朝野追思,中央遂決定比照國父紀念館,在此興建紀念館舍供人民瞻仰。當年6月,行政院會通過設置「中正紀念堂籌建小組」,8 月通過中正紀念堂設計工作進行辦法,以此段基地(約25公頃)為中正紀念公園興建位置。
中正紀念公園工程分兩期進行,經過競圖,選定和睦建築師事務所提出的方案。第一期興建中正紀念堂及公園,於1980年啟用;第二期興建國劇院及音樂廳,於1987 年完成啟用;從冷冰冰的軍營變為生意盎然的藝術殿堂與園林。在台灣近四分之一世紀的的發展過程中,中正紀念園區既是演藝重鎮,也是遊行集會的據點,更是國民休憩參觀的重要集體記憶與認同所在。
古典與現代兼具的藝術樞紐
中正紀念公園最初的構想是融合林肯紀念堂、泰姬瑪哈陵、天壇和中山陵等紀念性建築物的特色。但競圖獲選的楊卓成建築師提出的設計是以中式宮殿牌樓設計「大中至正」門(現「自由廣場」大門),兩側的大忠門、大孝門則採用蔣公家鄉江南形式的牌樓,從大門到紀念堂深度有四百五十公尺,由遠而近,深遠肅穆。
1987 年,兩廳院完工啟用,由「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正式接管。兩座古典建築的黃瓦飛簷、紅柱彩拱,氣勢典雅壯觀,與內外四座廣場,共同營造出饒富意趣的空間美學。毗連的中正紀念堂與其園林景觀,更連成一氣,共同建構出台北的重要地標。
兩廳院的國家戲劇院採廡殿式傳統建築,國家音樂廳為歇山頂傳統建築,分立於廣場兩側,國家戲劇院在右,音樂廳在左,斗拱層層、雕樑畫棟;石牆配以古典花飾、石欄,紅柱雕塑出迴廊,顯現國家文化之深厚與壯麗。
兩廳院古典外觀的內部,卻是現代化的建築和設備,其中音響、舞台、燈光等設備,由包括西德奇鉅公司、荷蘭飛利浦公司等專家組成顧問組(簡稱德荷小組)負責,開啟了台灣表演藝術朝國際化邁入的先聲。它的規模在當時國際上亦是數一數二,音樂廳的管風琴為當時亞洲最大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