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的前世今生

座落於博愛特區,涵蓋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和戲劇院的園區,清朝時是練兵場,日治時期是陸軍步兵第一聯隊與山砲隊駐地,守衛鄰近的總督府。光復後國府時期,仍延續其軍事用途,駐有陸軍總部、憲兵司令部、聯勤總部等單位,軍事重鎮的地域性質,一脈相傳。

1970年代,軍事單位陸續遷出,政府原有意將此地規劃為商業中心。1975年蔣中正總統逝世,朝野追思,中央遂決定比照國父紀念館,在此興建紀念館舍供人民瞻仰。當年6月,行政院會通過設置「中正紀念堂籌建小組」,8 月通過中正紀念堂設計工作進行辦法,以此段基地(約25公頃)為中正紀念公園興建位置。

中正紀念公園工程分兩期進行,經過競圖,選定和睦建築師事務所提出的方案。第一期興建中正紀念堂及公園,於1980年啟用;第二期興建國劇院及音樂廳,於1987 年完成啟用;從冷冰冰的軍營變為生意盎然的藝術殿堂與園林。在台灣近四分之一世紀的的發展過程中,中正紀念園區既是演藝重鎮,也是遊行集會的據點,更是國民休憩參觀的重要集體記憶與認同所在。

古典與現代兼具的藝術樞紐

中正紀念公園最初的構想是融合林肯紀念堂、泰姬瑪哈陵、天壇和中山陵等紀念性建築物的特色。但競圖獲選的楊卓成建築師提出的設計是以中式宮殿牌樓設計「大中至正」門(現「自由廣場」大門),兩側的大忠門、大孝門則採用蔣公家鄉江南形式的牌樓,從大門到紀念堂深度有四百五十公尺,由遠而近,深遠肅穆。

1987 年,兩廳院完工啟用,由「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正式接管。兩座古典建築的黃瓦飛簷、紅柱彩拱,氣勢典雅壯觀,與內外四座廣場,共同營造出饒富意趣的空間美學。毗連的中正紀念堂與其園林景觀,更連成一氣,共同建構出台北的重要地標。

兩廳院的國家戲劇院採廡殿式傳統建築,國家音樂廳為歇山頂傳統建築,分立於廣場兩側,國家戲劇院在右,音樂廳在左,斗拱層層、雕樑畫棟;石牆配以古典花飾、石欄,紅柱雕塑出迴廊,顯現國家文化之深厚與壯麗。

兩廳院古典外觀的內部,卻是現代化的建築和設備,其中音響、舞台、燈光等設備,由包括西德奇鉅公司、荷蘭飛利浦公司等專家組成顧問組(簡稱德荷小組)負責,開啟了台灣表演藝術朝國際化邁入的先聲。它的規模在當時國際上亦是數一數二,音樂廳的管風琴為當時亞洲最大之。


1987
(1月)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張志良就任「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主任。
(5月)中央籌建指導小組決議兩廳院管理機構名稱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
(10月6日)正式啟用,由中央籌建指導小組正、副召集人周宏濤及毛高文主持大典,3000餘位來賓參與盛典。當晚7時30分,三軍劇隊及復興國劇團由周正榮、葉復潤、孫元坡、曹復永、魏海敏等京劇演員聯演的《勾踐復國》,在國家戲劇院登場。音樂廳則推出300人同台演出之《黃鐘天籟奏新章》音樂會,歡慶此一國家級現代展演場地正式啟用。
(10月31日)舉行開幕典禮,晚上7時30分,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舞台側門同時開啟,副總統李登輝及行政院長俞國華分別在兩廳院舞台擊鑼三響,完成國立中正文化中心開幕鳴鑼儀式。國家戲劇院邀請京劇名伶顧正秋挑樑主演《新文姬歸漢》,音樂廳上演黃瑩作詞、林聲翕作曲的《中華頌歌》合唱交響詩,台灣表演藝術自此跨入新的發展里程。
(10月至12月)開幕首季,演出者包括紐約市立歌劇團、克里夫蘭交響樂團、荷蘭舞蹈劇場、韓國國家舞蹈團等世界知名團體,演出者皆對兩廳院建築及設備,給予高度評價。
(12月)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來台訪問,親至國家音樂廳觀賞演出。
(12月)兩廳院電腦售票系統正式運作,主辦節目票券開始上線銷售。
   
1988
(2月)李登輝總統伉儷率部會首長,出席在國家音樂廳舉行的蔣總統經國先生逝世紀念音樂會。
(5月30日)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哥在國家音樂廳開唱,座無虛席,觀眾如癡如醉,安可和謝幕長達25分鐘。
(8月)張志良主任歸建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由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教授、資深舞蹈家劉鳳學接任主任。
(4月)經過半年的內部測試,兩廳院場地正式開放國內表演團體和藝術經紀公司承租,舉辦各項表演。
本年的重要演出,尚包括:祖克曼小提琴獨奏會、舊金山交響樂團、露絲.史蘭倩絲卡鋼琴演奏會、華盛頓芭蕾舞團、紐瑞耶夫芭蕾之夜、崔莎.布朗舞團、馬歇.馬叟默劇、李天祿傳統布袋戲《華容道》、許常惠新創歌劇《白蛇傳》、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製作歌劇《阿依達》等。
   
1989
元月起舉辦假日音樂會,以低票價、雅俗共賞的曲目,引領大眾進入音樂世界。
(2月)主辦節目開始提供身心障礙者免費票券,方便弱勢民眾欣賞精緻藝術演出。
(8月)自製舞台劇《紅鼻子》首演,由姚一葦編導,陳立華飾演紅鼻子一角,全劇揉合歌舞、雜耍等,藉一小丑的故事,詮釋生命的悲歡。
本年的重要演出,尚包括:女高音潔西.諾曼演唱會、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安娜.索克洛舞團、澳洲芭蕾舞團、箱島安默劇團、江青獨舞展、游好彥舞團舞劇《魚玄機》、蘭陵劇坊舞台劇《螢火》、優劇場《鍾馗之死》等。
   

1990
(2月)交通部觀光局首度在園區四周及廣場舉辦台北燈會,吸引大批人潮觀賞。
(2月8日)三大男高音之一帕華洛帝在國家音樂廳開唱,廣場上同步進行戶外轉播,吸引2萬名以上觀眾席地靜坐,忘我聆聽。
(8月)劉鳳學主任退休,國立台灣大學戲劇教授胡耀恆接任中心主任。
(11月)哥斯大黎加總統柯德隆先生蒞臨國家音樂廳觀賞節目演出。
本年的重要演出,尚包括:瑪莎.葛蘭姆舞團、艾文.艾利舞團、西班牙國家劇院芭蕾舞團、蔻楚芭斯演唱會、羅斯托波維奇大提琴獨奏會、麥斯基大提琴獨奏會、馬水龍樂展、表演工作坊《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當代傳奇劇場《王子復仇記》等。
   
1991
(1月)兩廳院成立以來,帶動藝術演出的風氣,藝文觀賞人數持續攀升,主辦節目累計觀眾破百萬大關。
(4月11日)三大男高音之一卡瑞拉斯在國家音樂廳演唱,戶外廣場同步轉播。4首安可曲後,卡氏到音樂廳外,向廣場上2萬餘名觀眾致意,並折返音樂廳舞台,為戶外觀眾再唱一首安可曲,音樂會在場內場外觀眾一片歡呼聲中結束。
(5月)美國前總統福特夫人訪台,參觀國家音樂廳,稱許不已。
國家音樂廳設置文化藝廊,不定期舉辦攝影圖像等資料展覽,使藝術更貼近大眾。
本年的重要演出,尚包括:長笛大師尼可萊獨奏會、莫斯科國家交響樂團、朗帕爾長笛精粹、波蘭國家廣播交響樂團、馬友友大提琴獨奏會、雲門舞集復出公演、李寶春演出京劇《曹操與楊修》、楊麗花歌仔戲《呂布與貂蟬》、江青舞蹈劇場《聲聲慢變奏》等。
   


※ 詳細活動內容請見賓果25

兩廳院榮耀25周年紀念醋

紅藍與橘黃兩款包裝限量上市,內含260ml信義鄉農會果釀梅醋。歡迎至好藝術空間參觀選購。(線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