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3月)首度舉辦「放聲狂嬉—國際劇場藝術節」,法國複調聲韻劇場《皇后的烤肉》,丹麥柏姬聲音劇場《母親之歌》、歐丁劇場與台灣歡喜扮戲團聯演《沈默的迴聲》、立陶宛碧芮特劇團《安蒂崗妮》、挪威莎麗可劇坊《莎樂美》、及台灣的優劇團《捻花》、外表坊時驗團《舞李爾》,共20場演出。並舉辦3場講座、4個工作坊,及為期1個月之影像展。
(3月)舉辦「啟動台灣的聲音—國人作品發表系列音樂會」,發表張昊、羅佩尹、洪千惠、林梅芳、鄭建文等作曲家作品。
(4月)設立《表演藝術》雜誌網站,以新科技、新時代視野,拓展表演藝術論壇,期許成為華人表演藝術的重要資料庫。
(10月)《表演藝術》雜誌獲頒金鼎獎「雜誌出版獎」。
(10月)歡慶成立15週年,推出精心策畫節目,包括男高音荷西.庫拉、女高音凱瑟琳.巴托、英國伯明罕交響樂團、西敏寺合唱團、莫斯科愛樂管弦樂團、荷蘭舞蹈劇場《季利安芭蕾旋風》、崑劇《長生殿》、表演工作坊《永遠的微笑》、紙風車劇團《唐吉訶德》、當代傳奇劇場《金烏藏嬌》、屏風表演班《北極之光》、果陀劇場《再見女郎》、國光劇團《閻羅夢》、魏海敏古典劇場《變》、朱陸豪國劇團新編京劇《求你騙騙我》、蕭泰然樂展、NSO《發現貝多芬》系列、新古典舞團《尋找失去的舞跡—唐樂舞》等,並出版專刊及光碟。
本年的重要演出,尚包括:布拉格廣播交響樂團、高行健編導《八月雪》、明華園《獅子王》、優劇團《金剛心》等。
   
2003
(2月)重新裝修售票口與服務台,營造更親民和便民的空間,於2004年完工。
(4月)發行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每周電子報,主動發送各項表演資訊及服務新措施訊息。
(4月至6月)受到SARS疫情影響,國外節目如碧娜.鮑許舞蹈劇場、摩登樂集、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海地打擊樂團、茱莉亞絃樂四重奏等,都取消亞洲巡演。但中心以嚴謹防疫措施,排除大家的不安,鼓勵國內團體繼續演出,用藝術撫慰人心;6月27、28日於藝文廣場舉辦「兩廳院仲夏嘉年華」3場大型戶外演出,鼓舞國人攜手走出SARS陰霾,每場活動都有近萬名觀眾參與。
(5月)舉辦「台灣獨奏家系列」,邀請蘇顯達、劉榮義、曾素芝、饒大鷗、陳威稜、游雅慧、顏華容等14位國內傑出音樂家,推出14場獨奏會。
(8月)首度推出「2003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由爵士樂天后迪迪.布里姬沃特、歐洲名團麥可.迪費洛三重奏與爵士樂女伶蔻蔻約克搭檔、81歲高齡的比利時國寶級口琴爵士樂家托茲席爾曼,與搭檔的三重奏爵士音樂會,最後由超人氣爵士樂夫妻檔塔克與珮蒂壓軸演出。
(9月)拆除愛國東路及信義路圍籬,完成國立中正文化中心「開門計劃」,分別設立劇院及音樂廳生活廣場,以廣場活動讓表演藝術更貼近民眾。
(9月)誠品書店進駐國家戲劇院地面層,設置表演藝術專門書店,展售文化藝術相關書刊及影音出版品。
(9月)首度以國家為主題策劃舉辦「2003兩廳院世界之窗—英國系列」,有英國小劇場芭比貝克的《盒中故事》、蘇格蘭拜柏劇團的《底比斯城》、車站之屋劇團的《金屬之路與甜心麵包》、阿胥肯納吉指揮英國愛樂管絃樂團等演出。並舉行座談、工作坊,展現既前衛又古典的英國多元文化風貌。
本年的重要演出,尚包括祖賓.梅塔指揮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史蘭倩絲卡鋼琴獨奏會、北德廣播交響樂團、瑞典庫柏格芭蕾舞團、NSO的莫札特系列音樂會、郭芝苑樂展、NSO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雲門舞集30周年新作《行草貳》、臺北新劇團《巴山秀才》、表演工作坊《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綠光劇團《人間條件》、金枝演社《羅密歐與茱麗葉》、黎煥雄執導《大兵的故事》、音樂劇場《地下鐵》等。
   
2004
(1月1日)原隸屬於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管理的第108號土地,部分撥由中心管理。自此,廣場國旗旗杆以西空間以及大小森林區納入本中心管理範圍,便於中心完整的園區使用規畫。
(1月)將非核心業務,如地下停車場及保全業務委外經營,以結合民間專業資源,提高管理和服務品質。
(3月1日)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正式改制為「行政法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邱坤良擔任董事長,為我國第一個行政法人機構,備受各界矚目。中心設置藝術總監一人,綜理本中心業務。首任藝術總監為朱宗慶。
(3月)舉辦第二屆「國際劇場藝術節」,有波蘭山羊之歌劇團《悲歌錄》、加拿大UBU 劇團《群盲》、日本Ku Na’uka 劇團《天守物語》、英國拜柏劇團《玩偶之家》,以及台灣河左岸劇團《燃燒的地圖》、台南人劇團《終局》。
(3月)全面更新售票系統,增設24小時網路購票服務,以及全國藝文票券代售業務。
(3月)成立藝文旅遊資訊中心,串聯國內、外藝文訊息網絡,加強周邊旅遊導覽規劃,提昇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文化觀光的價值。
(4月)《表演藝術》雜誌改版,以《PAR表演藝術》為名,轉型為藝術推廣導向,強化視覺設計,及人物訪問、企畫專題等內容,以打開更多受眾面向。
(8月)舉辦「2004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邀請喬洛瓦諾爵士樂團、傑克.狄強奈與麥可.迪.費洛爵士樂團來台演出。
(8月31日)藝術總監朱宗慶在完成法人改制後歸建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家平珩接任藝術總監職務。
(9月)在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增設表演藝術圖書影音主題展區,配合節目規劃各種主題展覽,使表演和藝術推廣工作相輔相成。
(10月)推出「兩廳院之友」新制,將原有2級會員制改為4級,依照不同觀眾族群的需求和興趣,提供相關服務與消費項目。新制上線後,會員快速增加。
(10月)舉辦「2004兩廳院世界之窗—法國系列」,包括:卡洛塔舞團《嘜嘜族》、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土哈客偶劇團《一隻戴手套的鳥》、頗帶樂媽媽劇團《烏斯男人》、傑若湯瑪士劇團《玩球之外》等,共25場演出,呈現法國舞蹈及玩物劇場新風貌,以及當代打擊樂結合劇場多變的表演形式。
本年的重要演出,尚包括:基頓.克萊曼、特菲爾演唱會、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西班牙國家舞團、蘇黎世芭蕾舞團《郭德堡變奏曲》、呂泉生樂展、史惟亮逝世30周年紀念音樂會、NSO 推出《發現馬勒》系列、白先勇製作青春版崑劇《牡丹亭》、香港導演林奕華執導《半生緣》、國光豫劇隊《試妻!弒妻!》、創作社劇團《好久不見》、明華園戶外公演《白蛇傳》、台北藝術管理學會《舞者阿月》、當代傳奇劇場《暴風雨》等。
   

2005
(3月21日)教育部同意於94年度撥補預算,執行屋瓦結構安全鑑定,作為兩廳院屋瓦整修工程之準備。
(3月)舉辦「2005舞蹈春天」,包括:台灣雲門舞集《紅樓夢》、英國 DV8肢體劇場 Just for Show 、台灣風之舞形舞團《愛玩音樂愛跳舞》及台灣古名伸舞團《未知》。
(4月)賴聲川執導,表演工作坊於國家戲劇院演出全長達7個半小時的作品《如夢之夢》,創下國內戲劇演出時間最長的紀錄。亦係首次將戲劇院舞台和觀眾區做了大幅度更動,建構一場浩瀚而優美的劇場史詩。
(8月1日)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改制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附設國家交響樂團。簡文彬為首任音樂總監,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藝術總監平珩兼任樂團執行長。
(10月)國家戲劇院與國家音樂廳的貴賓室、交誼廳、紀念品店及福華飯店劇院軒重新裝修完成啟用。「閔的古典音樂世界」、「春水堂」、「摩斯漢堡」等多元餐飲及文化商店陸續進駐,提供民眾更多服務和消費選擇。
(10月)與莫斯科契訶夫藝術節建立合作平台,是中心首次與國際藝術節建立互薦節目的平台,成功推薦台灣表演團體,如雲門舞集、優劇團、漢唐樂府,赴契訶夫藝術節演出。
(10月)首次一次公布半年主辦節目表,方便觀眾掌握未來演出訊息,同時推出各項套票預購服務,以優惠價吸引觀眾及早購票。
(10月)導入顧客關係管理「CRM管理系統」,以有效接觸目標族群,透過提早購票可享票價優惠等方式,改變顧客購票行為。
(10月)舉辦「2005兩廳院世界之窗—北方激情.冰磚四國」系列演出,由包羅定絃樂四重奏揭開序幕,節目還包括: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愛沙尼亞愛樂室內合唱團、亞歷克希.波特諾維夫獨奏會、聖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團、凱薩琳堡舞蹈劇場、波圖丹劇團的偶戲《涅夫斯基大街》及大樹劇團的《鳥》。
(10月)舉辦第1屆廣場藝術節,跨3個周末、為期17天的展演活動,以兩座大型帳篷劇場與露天戶外演出,有法國、德國、加拿大、澳洲、瑞典、比利時等團體,帶來裝置藝術、音樂表演、肢體劇場、小丑雜技等不同形式的演出,將廣場營造為全民文化園區的氛圍。
本年的重要演出,尚包括:瑪姬.瑪漢舞團《環鏡》、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NSO「發現蕭斯塔可維奇系列」、國人樂展《一棵開花的樹—錢南章樂展》、《潘皇龍管絃樂作品—花甲回顧展》、《許博允之樂》、《十方.音樂.李泰祥》、如果兒童劇團《統統不許動—豬探長秘密檔案》、國光劇團10年經典大戲回顧演出、未來製作劇團演出幾米的《幸運兒》、屏風表演班《昨夜星辰》、雲門舞集《狂草》等。
   
2006
(1月)邱坤良董事長轉任行政院文建會主任委員。
(1月6日)完成提送「國家戲劇院及音樂廳屋瓦結構安全鑑定及改善方案研擬」報告。
(1月)表演藝術圖書館空間整合工程竣工,整合原「視聽中心」和「期刊中心」空間,開放民眾閱覽,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效能大幅提升。自元月重新開館後,使用人次較上年增加了37%。
(1月)引進芝加哥貝克父子提琴店(Carl Becker & Son),在國家音樂廳設置分店;國家戲劇院則設置「兩廳院人文聚場」,進駐國人創意產品。
(1月)引進國際著名的音樂劇《歌劇魅影》,連演63場,為國內掀起認識韋伯和《歌劇魅影》的風潮,相關出版品和紀念品一時間紛紛上市。
(2月)捷運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與本中心園區連結的工程完成,使民眾更便於親近國家戲劇院與國家音樂廳。
(2月20日)董事會同意「國家戲劇院及音樂廳屋瓦更新相關統包工程專案管理及監造技術服務」乙案。
(3月)舉辦第3屆「2006 國際劇場藝術節」,有丹麥歐丁劇場《安徒生之夢》、法國盲點劇團《敲天堂之門》、加拿大史密斯.甘爾瑪劇團《短打契訶夫》、香港劇場組合《遊園》和台灣動見體劇團《英雄密碼》演出。
(4月13日)由戲劇學者吳靜吉接任董事長。
(4月)舉辦「2006舞蹈春天」,推出台灣新古典舞團《布蘭詩歌》、台灣雲門舞集《白×3》《美麗島》、加拿大瑪麗.書娜舞團《身體重組/郭德堡變奏曲》、比利時羅莎舞團 Rain 、台灣台北越界舞團《默島樂園》、法國林原上舞團《今夜您帶我去哪兒?》《隻手之聲》及台灣組合語言舞團《北極光》。
(5月)與文建會共同策畫舉辦「台灣新風表演藝術集—台灣秀秀秀 Showcase 」,邀請來自8 個國家,12 位策展人來台,欣賞《洛神賦 》首演,以及16 個團隊精選作品演出,包括:樂興之時管弦樂團、廖文和布袋戲團、金枝演社、秀琴歌仔戲團、 江之翠劇場、台南人劇團、舞鈴劇場及優劇團等。
(5月)首度與法國亞眠文化中心及布赫居文化中心合作,結集台、法、德、港四地藝術界菁英,製作大型南管樂舞劇《洛神賦》,由漢唐樂府擔綱演出,於國家戲劇院首演後,轉赴法國七城及中國大陸進行世界巡演。
(6月)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邱瑗到任。
(7月)設置Call Center客服中心,更快速有效地處理顧客來電提出的問題。
(8月)舉辦「2006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邀請爵士四人行、庫特.艾靈、史托克豪森爵士四重奏及布瑞德.梅爾道三重奏來臺演出。
(9月)國家交響樂團歡慶20週年,推出國內外優秀演唱家共同演出之華格納聯篇歌劇《尼貝龍指環》全本演出,為亞洲地區首見。贏得國際媒體包括英國財經時報(Financial Times)、法國歌劇雜誌(Opera Magazine, Nov.2006)以及德國歌劇世界(Die Opernwelt,Nov.2006)的矚目與讚揚。
(10月)第2屆廣場藝術節以「新馬戲藝術」為企畫主題,開幕節目《風.林.火.山》是亞洲首次出現在地的新馬戲製作;閉幕節目《魔幻煙火城》引進國內首見的煙火劇場概念。為期十天的藝術節熱鬧非凡,充滿創意。
(10月)舉辦「2006兩廳院世界之窗—德國狂潮」系列邀請德國前衛導演歐斯特麥耶、卡斯登穆勒以及編舞家莎夏.瓦茲率團來台演出,巴伐利亞國家芭蕾舞團也帶來威廉佛塞、巴蘭欽的作品,以及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科隆古樂團。
(11月)編舞家林懷民與中國藝術家蔡國強首度跨界合作雲門舞集新作《風.影》。首演前安排專業攀岩者攀登上國家戲劇院琉璃瓦屋頂,在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樂聲中,攀岩者背上的靠旗迎風飄揚,與國家戲劇院屋脊線條,在空中展現「高處眼亮」的美麗畫面。
本年的重要演出,尚包括:鋼琴詩人齊瑪曼、韓國女高音周淑美、青年指揮哈汀與馬勒室內樂團、加拿大瑪麗書娜舞團、比利時羅莎舞團、林奕華《水滸傳》、國家交響樂團「發現蕭斯塔可維奇系列」和「發現理查.史特勞斯系列」,賴聲川導演莫札特歌劇《女人皆如此》、《費加洛的婚禮》等。
   


※ 詳細活動內容請見賓果25

兩廳院榮耀25周年紀念醋

紅藍與橘黃兩款包裝限量上市,內含260ml信義鄉農會果釀梅醋。歡迎至好藝術空間參觀選購。(線上購買)